微生物去除效果好 有效控制膜污染
發布時間:2023-12-22 瀏覽:7次
文章來源:
【中國環保在線 技術前沿】污水處理廠采用膜系統運行效果如何?本文對已經投運4年的壓力式膜系統運行效果進行詳細解讀,包括工藝流程及出水水質,膜系統運行參數及情況概況,膜系統長期運行情況和膜系統運行成本分析。
膜系統:微生物去除效果好 有效控制膜污染
杭州清泰水廠壓力式膜系統設計總凈產水量30萬m3/d,采用壓力式中空纖維膜。通過對已經投運近4年的水廠長期運行效果的研究,總結了整個處理工藝的凈水效果,膜系統運行中的電耗、藥耗以及長期運行中跨膜壓差、滲透率的變化。
1 水廠工藝流程及出水水質
清泰水廠膜過濾深度處理系統采用壓力式中空纖維膜,全系統設計總凈產水量30萬m3/d,由主過濾系統和水回收系統組成。
主過濾系統由2套完全獨立的子過濾系統組成,2套主過濾(分別稱為1#和2#)系統共18列膜架,每天凈產水29.5萬m3,設計通量為100 L/(m2˙h),采用死端過濾;水回收系統(稱為3#)共2列膜架,負責主系統清洗水的回收過濾,每天凈產水5000m3/d,設計通量為56 L/(m2˙h),采用錯流過濾,錯流的比例為10%。
工藝流程見圖1。經過近4年的運行,整個工藝流程進出水水質見表1。
從運行結果可以看到,膜系統對濁度和微生物有很好的去除效果,出水的濁度平均在0.02 NTU,出水的總大腸菌群<1 MPN/100 mL,大大提高了出水的微生物安全性。但是膜系統對有機物和氨氮去除很少,有機物和氨氮主要在炭砂濾池得到去除。
2 膜系統運行參數及情況概況
清泰水廠采用的膜參數見表2。
膜系統于2013年4月開始安裝,8月完工,2013年底通過性能測試,轉入正式產水階段。膜系統運行中,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,在一定的產水量下,其跨膜壓差不可避免會增長。因此,如何在跨膜壓差增加后,通過清洗恢復到原來的狀況是運行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。清泰水廠在運行中,通過3種清洗來盡量減緩膜污染,保持運行的長期穩定。
首先,每30 min進行一次物理清洗,每次清洗的時間為60 s的氣水聯合反洗和30 s的正沖。氣水聯合反洗時,反洗水流量和空氣流量均為300 m3/h。
其次,每2天進行一次EFM清洗(維護性化學清洗)。EFM清洗采用400 mg/L的NaClO溶液,清洗循環持續時間為30 min。
然后,每35 天進行一次CIP清洗(在線清洗)。CIP清洗分堿洗和酸洗,其中堿洗為1% NaOH+1 000 mg/L NaClO混合溶液,循環時間120 min。酸洗為2%的檸檬酸溶液,循環時間為120 min。
經過近4年的實踐,上述3種清洗方式有效地控制了膜污染,使得膜系統一直能夠長期穩定運行。
3 膜系統長期運行情況
3.1運行中TMP的變化
一般膜系統有兩種運行方式,即恒流過濾或恒壓過濾。恒流過濾狀態下,通過考察壓力變化,可以掌握膜的運行情況;恒壓過濾狀態下,通過考察流量的變化,可以掌握膜的運行狀態。隨著城市改造進程中屋頂水箱的取消,杭州市各水廠的時變化系數明顯增大,受水廠清水池調節容積(約為10%)的限制,實際水廠運行中,既不是恒流過濾,也不是恒壓過濾。運行發現,膜的運行壓力和流量隨時都在變化,因此,為了使數據更有可比性,選取同樣運行通量下,膜的TMP進行分析比較。圖3為膜系統投運3年來,每次CIP清洗前后同通量時的運行情況。
從圖3中可以看出,總體來看,TMP在冬季與夏季期間呈現有規律的升高和降低的趨勢,冬季高夏季低。CIP清洗前TMP變化范圍在49——88 kPa,平均TMP為62 kPa,清洗后TMP變化范圍在 44——61 kPa,平均TMP為51 kPa,平均每次下降值為11 kPa。
3.2運行中滲透率的變化
運行中,除了要關注實際TMP的增長情況,還要關注每一次清洗后,膜性能的恢復情況。為了消除溫度和運行通量不同等因素的影響,選取相同運行通量下的滲透率來進行比較(見圖4)。
從圖4中可以看出,3年中,CIP清洗前的滲透率變化范圍在1.189——1.579 L/(m2˙h˙kPa),平均為1.358 L/(m2˙h˙kPa)。CIP清洗后的滲透率變化范圍在1.495——1.987 L/(m2˙h˙kPa),平均為1.687 L/(m2˙h˙kPa)。滲透率隨著季節有規律地波動,一般在冬季較高,夏季較低。
為了更好地衡量清洗對膜的恢復效果,將膜次清洗后,通量為80 L/(m2˙h)時的初始滲透率值1.88 L/(m2˙h˙kPa)作為比較標準,以后每次清洗后的滲透率值都與該值進行比較,用來衡量膜的恢復性能。結果見圖5。
從圖5中可以發現,在長期運行過程中,膜的滲透恢復率呈現有規律的變化,且一直維持在較高水平,說明膜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。膜的滲透恢復率在79.5%——105.7%波動,平均為89.4%。初有3次的恢復率超過了100%,可能是因為次CIP清洗后,膜的性能沒有徹底恢復,而在后面幾次得到了徹底的恢復。
同時,從圖5中也可以發現,滲透恢復率隨著溫度的升高,有所降低。這可能與滲透率計算過程中,修正系數的值有關。也可能與季節溫度不同時,膜受的污染不同有關,在溫度低的季節,膜受的污染比較容易恢復,而在溫度高的季節,膜受的污染不容易恢復。
4膜系統運行成本分析
在膜運行過程中,藥劑主要用于化學清洗。堿洗用的是10%的次氯酸鈉溶液以及氫氧化鈉溶液,酸洗用的是檸檬酸。根據原設計,在清洗廢液的中和過程中,需用亞硫酸氫鈉對次氯酸鈉進行還原,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,發現并不需要使用,因此,實際并沒有用到亞硫酸氫鈉。膜系統投運后,經過統計,其藥耗為0.006元/m3。
經過統計,電耗為0.068 9 kW˙h/m3(合同簽訂值0.071 5 kW˙h/m3),電費按照0.8元/(kW˙h)計算,則電耗為0.056元/m3。膜系統總運行費用為0.062元/m3,其中電耗占90.32%,藥耗只占9.68%。可見,膜系統大的運行費用在電費。
5 結語
(1)膜系統長期運行結果表明,膜對有機物和氨氮基本沒有去除效果,但是對濁度和微生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,其出水濁度平均在0.02 NTU,出水大腸菌群數<1 MPN/100 mL。
(2)膜系統采用氣水聯合反洗并結合EFM清洗及CIP清洗,有效地控制了膜污染,系統運行近4年來,跨膜壓差、滲透率等主要控制指標均沒有明顯上升。
(3)膜系統運行中,總運行費用為0.062元/ m3,其中電耗占90.32%,藥耗只占9.68%。
原標題:給水排水 |30萬噸/天,4年,大型壓力式膜系統長期運行效果
文章鏈接:環保在線 https://www.hbzhan.com/news/detail/121489.html